家庭农场可以经营什么项目
问:家庭农场如何选择合适的经营项目?
答:家庭农场在选择经营项目时,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、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。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作物或者养殖品种,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。
问:家庭农场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?
答:家庭农场可以选择有机种植或者绿色种植,采用无污染的种植方式,并使用环保的农药和肥料。在养殖过程中,可以选择有机养殖或者绿色养殖,采用无污染的饲料和环保的养殖方式。同时,家庭农场要严格遵守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,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
相关百科有机农业(yǒujīnóngyè):是一种以保护环境、保证农产品品质、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。有机农业必须遵循自然规律,采用生态循环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。在有机农业生产中,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和生长调节剂等,而要采用有机肥料、有机农药等自然物质进行农业生产。绿色农业(lǜsènóngyè):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、资源节约、质量安全、健康食品等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。绿色农业要以生态循环为基础,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,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,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在绿色农业生产中,禁止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农药、化肥等。相关问答拓展:
柳州的家庭农场需要什么条件?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,从事农业生产、经营和服务的小型农业经营主体。在中国,家庭农场的发展受到政策支持和鼓励。在柳州市建立家庭农场,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:
1. 土地资源:家庭农场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资源,以便进行农业生产。在柳州市,您可以通过流转、承包或租赁等方式获取土地。需要注意的是,土地承包期限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限。
2. 种植或养殖项目:根据柳州市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,选择合适的种植或养殖项目。例如,柳州市适宜种植水稻、蔬菜、水果等作物,同时也可以发展特色养殖业,如养猪、养鸡、养鱼等。
3. 技术能力:家庭农场经营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技术能力,以便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和管理。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、阅读专业书籍或咨询农业专家等方式提高技术能力。
4. 资金投入:建立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,包括土地流转费、生产设施建设、种苗或种畜**、农资购置等。在筹备家庭农场时,请确保具备足够的资金支持。
5. 市场渠道:为了确保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,需要开拓稳定的市场渠道。可以通过与当地农产品经销商合作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、开展网络营销等方式拓展市场。
6. 政策支持:了解柳州市**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,如土地流转、税收优惠、技术培训等,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家庭农场。
7. 环保措施:在经营家庭农场过程中,需要遵循环保法规,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,如科学施肥、减少农药使用、妥善处理农业废弃物等,以保护生态环境。
建立柳州市的家庭农场需要满足土地资源、种植或养殖项目、技术能力、资金投入、市场渠道、政策支持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条件。在实际操作中,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。
200亩家庭农场一年补贴多少钱?我国各个地区对家庭农场的补贴也都不相同。一般来说1、农资综合直补,76元/亩;
2、水稻种植补贴,150元/亩;
3、土地流转费补贴,100元/亩,面积以80-200亩为标准;
4、家庭农场生产管理考核补贴,100元/亩,全年分两次考核,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补贴标准;
5、绿肥种植补贴200元/亩。
家庭农场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:
1、适度规模
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。一般情况下,从事种植业的,粮食耕种面积应在100亩以上(陕北200亩以上),果园面积30亩以上,设施蔬菜面积20亩以上,茶园面积50亩以上;牛存栏100头以上,猪存栏300头以上,羊存栏200只以上,鸡存栏1万羽以上;从事种养结合或特种种养业的,可适当放宽条件。
2、以家庭劳动力为主
家庭农场以农业收入为主,农业收入应占家庭总收入的60%以上,年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上;家庭农场必须以家庭劳动力为主,否则就不叫家庭农场。家庭农场原则上没有长期雇工,可以有短期雇工。如果雇工数量远远超过家庭劳动力,那么它就不属于家庭农场,只能属于农业企业了。如果是农业企业,雇工越多越好,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。
3、一业为主
只有经营1--2种产业,经营者才会精通技术,提高产量和质量,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。这正是国家倡导家庭农场的重要原因,尤其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、耕地资源日渐珍贵的条件下。如果经营种类过多,势必难以样样精通,必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。
4、农场主是农民身份
国家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目的,就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,尤其是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农民。所以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应该是农民,尤其是本土的农民。虽然目前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,农民与非农民可能越来越难以界定,至少目前还是容易界定的:凡是在农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者就是农民,否则就不是农民。
申报 家庭农场需要哪些条件?
1、种植业
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,并集中连片的土地面积,达到30亩以上,其中,种植粮油作物面积达到50亩以上。水果面积50亩以上,茶园面积30亩以上,蔬菜面积30亩以上,食用菌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,或10万袋以上。
2、畜禽业
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,肉牛100头以上,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。家禽年出栏10000只以上,家兔年出栏2000只以上。
3、水产业
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。且集中连片的养殖水面达到30亩以上,特种水产养殖水面积达到10亩以上。
4、林业
山林经营面积500亩以上,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0亩以上,油茶80亩以上。中药材种植30亩以上。
5、烟叶
种植面积达200亩以上。
6、综合类
(1)种养结合的综合性农场,应含种植业,畜禽业,水产业,林业,烟叶类型中的2种以上。并且每种类型达到相应规模的二分之一以上。
(2)旅游,特色种植,休闲观光,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,面积10亩以上,餐饮住宿设施齐全。
办家庭农场有什么样的补贴和政策支持?
2023年创办家庭农场是有补贴的,而且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强。但具体补多少,还要看创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农场以及当地到底有什么样的政策。一般情况下:
创办种植类的农场,需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,并集中连片的的土地面积达30亩以上才可以领取补贴;
创办畜禽业农场,养殖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,肉牛100头以上,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。家禽年出栏10000只以上,家兔年出栏2000只以上才可领取补贴;
创办水产业农场,需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,且集中连片的养殖水面积达30亩以上,特种水产养殖水面积达10亩以上才可以领取补贴;
创办林业类农场,需山林经营面积500亩以上,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0亩以上,油茶80亩以上。中药材种植30亩以上才可领取补贴。
注意,各地政策不一样,具体补贴多少还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。对家庭农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认真研究一下当地的相关政策,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办家庭农场。不过,在国家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家庭农场也必然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机遇。
法律依据:
《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》第五条财政部负责制定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分配标准、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、分配及下达预算,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。
农业农村部负责农田建设规划编制,指导、推动和监督开展农田建设工作,下达年度工作任务清单,研究提出资金分配建议方案,会同财政部做好绩效目标制定、绩效监控和评价等工作。
第六条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农田建设支出责任,地方各级财政应当安排必要的资金投入农田建设,列入本级**预算,坚持差别化分担,省级对贫困地区承担更多支出责任。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在国家补助基础上,兼顾各级财政承受能力和**债务风险防控要求,地方财政筹集投入更多资金,提高项目建设水平。
坡地怎么建造家庭农场?坡地可以搞果树种植,特别适合核桃,板栗等坚果种植,所以可以申请家庭农场的种植类项目,种植面积必须达到100亩以上,有合法的土地承包合同,向当地农业农村局申请即可。
家庭农场主体规定?家庭农场注册条件如下:
1、家庭农场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,自主决定是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。名称中含有“合伙”、“公司”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注册登记。
2、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。
3、家庭农场可以将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出具的、证明其拥有合法使用权的场所登记为其住所。
4、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园艺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,可以种养结合或兼营相应的农场休闲观光服务。
家庭农场的性质
1、家庭农场是2023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,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,中央层面尚未对其做明确定义,目前有的家庭农场登记为个体工商户,有的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,有的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。
2、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,从事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商品化生产经营,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
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申请条件?申请家庭农场的条件:1、家庭农场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,自主决定是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。名称中含有“合伙”、“公司”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注册登记。
2、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。从事稻谷、小麦、玉米等谷物种植的,土地经营规模应为100亩以上;从事蔬菜、水果、园艺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的,土地经营规模应为30亩以上;从事水产养殖的,土地经营规模应为50亩以上;从事种养相结合的,其土地经营规模应当达到上述标准下限的70%以上。
3、家庭农场可以将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出具的、证明其拥有合法使用权的场所登记为其住所。
4、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园艺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,可以种养结合或兼营相应的农场休闲观光服务
热门作者: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